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行业动态

“控温密码”—冷库电控系统
2025-01-13

  在冷库的高效运行背后,电控系统宛如一位 “幕后指挥官”,精密调控着各个环节,确保温度精准维持、设备稳定运转,为货物保鲜提供坚实保障。

  冷库电控系统的核心构成包括控制器、传感器、接触器以及各类保护装置。控制器如同 “大脑”,常见的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和温控仪。PLC 具备强大的编程功能,可依据冷库复杂的运行逻辑定制控制策略,适应不同规模与功能需求;温控仪则专注于温度监测与调控,操作相对简易,广泛应用于小型冷库。它们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,经运算处理后发出指令,驱动制冷设备按预设程序运行。

  传感器是系统的 “感知神经”,分布于冷库各处。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库内不同区域温度,精准度可达 ±0.1℃甚至更高,将细微的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反馈给控制器。湿度传感器对于一些对湿度敏感的货物储存至关重要,如烟草、中药材,它确保库内湿度维持在适宜范围,防止货品受潮霉变或干裂。压力传感器则紧盯制冷系统的压力变化,保障制冷剂在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蒸发器间的循环稳定,避免压力异常引发设备故障。


  接触器扮演着 “执行手臂” 的角色,根据控制器指令实现电路的通断,精准控制制冷机组、风机、水泵等设备的启停。例如,当温度升高至设定上限,接触器迅速闭合,启动制冷压缩机,促使冷库降温;待温度回落至规定区间,又及时切断电路,停止制冷,避免过度制冷造成能源浪费。

  为保障系统安全、稳定运行,各类保护装置不可或缺。过载保护装置实时监测电机电流,一旦出现过载,立即切断电源,防止电机烧毁,常见于压缩机、风机电机线路。缺相保护则针对三相供电系统,避免因缺相导致设备损坏。还有漏电保护,守护人员安全,一旦检测到漏电电流,瞬间跳闸,杜绝触电风险。

  此外,随着科技发展,冷库电控系统愈发智能化。远程监控功能崭露头角,通过物联网技术,运维人员可借助手机、电脑终端远程查看冷库运行参数、接收故障报警,随时随地掌控冷库动态,及时响应处置。一些先进系统还能依据历史数据与实时工况,自动优化控制策略,实现节能增效,如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加大制冷量蓄冷,白天以低功率维持温度。

  冷库电控系统集成了电子、电气、自动化控制等多领域技术,是冷库稳定运行、货物保鲜的关键支撑。持续的技术创新正推动其向更智能、高效、安全方向迈进,为冷链产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